他山之石

凝聚专业优势 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来源: 添加日期:2020-12-28

贯彻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体育院校具有体育专业聚类分布的优势,涉及的体育专业面广而全,具有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优势,在引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肩负重要责任。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体育专业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整合体育院校专业教学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抽绎思想政治教育要点,使体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能围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要求形成协同效应,拓展体育院校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和格局。

武汉体育学院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至落地实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体系。学校在体育院校中率先成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通过学科建设的渠道设立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课题,形成了专业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和科研队伍。动员全校教师充分挖掘和运用体育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

通过凝聚专业优势来引领和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调机制和体制。武汉体育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的同时建立起覆盖面广、类型丰富、方式多元、层次递进、相互支持的课程思政配套建设体系,深入发掘蕴含在专业建设进程中的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和素材。学校探索建立起体育课程思政的科学评价标准和可行性的评价指标,形成了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融入方法。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质性评价的方法,形成了教学督导在听评课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点的及时点评制度和方案,构建了对学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动态测试制度。推动评价结果能够结合体育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和规划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

通过直接抓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和措施在师生中形成广泛共识。武汉体育学院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能够与体育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专业教师在原有授课的基础上提升课程思政的内容比例,优化技巧与方法,增加频次与机会,使课程思政的内容能够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通过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与素养,推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研究,搭建体育课程思政教研平台,组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科研团队和力量,形成了体育课程思政“教+研+训+推+用”一体化建设模式。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围绕爱党爱国、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优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点,使育体铸魂、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点贯穿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

体育院校要结合实际制定不同维度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由学校教务部门、教学院系、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共同构建起环环相扣的多维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确保专业课的教学能够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政“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目前,武汉体育学院正在筹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探索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组建的对口帮扶教学团队,组建“1+1+X”的体育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团队,集合体育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及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教师建立起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不断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的综合能力。

作为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教学要紧扣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按照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掘体育专业体系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体育专业课程的开展特点、教学方式和呈现的价值理念,发掘蕴含于其中的富有体育特色的育人价值和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拓展体育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广度和深度,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顽强拼搏的理想信念,引导体育专业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体育专业学习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才干,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参与“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好专业准备。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5日第9版


版权所有 © 必赢nn699net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文昌西路24号 邮编:24100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