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共情力过剩
来源: 添加日期:2018-06-13
共情力过剩:你是关系中的“神使”吗? | 他们的思考属于我,热闹却不属于我
原创: KY KnowYourself 5天前
KY作者 / 咯咯
编辑 / KY主创们
上周偶然和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在微信上聊了很久,讨论了一个还蛮有意思的话题。她告诉我,她觉得,自己从小就和周围的人都保持着一种特别而深刻的关系。因为周围的人几乎都会很信任她,和她讲述许多不会和别人讲述的情感、烦恼、困惑和思考。
但同时,她又觉得这种关系的另一面是十分疏远的。因为,当朋友们没有必赢nn699net关于人生的困惑或难以解决的心事时,她就不会成为她们的首选——聊八卦、逛街,未必会邀请她。
她有时觉得自己有好多深入的朋友,但贯穿整个成长过程的,还有一种孤独感。即使从小就有人喜欢找她倾诉烦恼,但这些人的玩耍的小团体里却没有她。“他们的思考属于我,热闹却不属于我”,她这样形容道。
在与她的对话中,我想到了之前文献中读到的一个词,神使(empath)。说的是关系中的一种特别的角色。之前我们在必赢nn699net关于“关系中的圣母“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概念。神使和圣母还是不一样的。有不少小伙伴留言让我们展开讲讲,趁此机会,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关系中孤独而深刻的神使们。
UCLA的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提出了关系中的“神使(empath)”这个概念。她认为,人际关系中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对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和辨识力,能够以很快的速度、深度共情他人,能以远比一般人快的速度,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心理状态之中,理解、分析对方的内在状态。
Judith在她的《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一书中还写道,他们似乎有着某种“治愈人心”的力量,这使得他们的周围总是有一些困惑的求助者。不仅如此,即使是最不喜欢跟别人谈论自己的人,在“神使”面前也能够打开心扉。
基于Judith的定义和理论,同时也综合了KY作者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我总结出了“神使”的以下几个特点:
1. 高敏感和强共情
这种敏感包括对他人需求和情绪的敏感,以及对他人想法、甚至人格机制的敏感。但他们的敏感,是针对人心理、尤其是深度心理的。这些人可能完全不了解人情世故、甚至在后文中我们会提到,她们在一般人际中往往还有一定的不足。
他们是观察者,他们既擅长观察,也喜欢观察。他们善于捕捉语言和行动背后一闪而过的情绪,像“自动化”的侦探一样,由这些情绪体会到对方的想法。
Judith还在描述她的来访中的那些“神使”时这样说道,“当他人流泪时,他们也会悲伤不已;当他人在自己面前表达愤怒时,他们也会感到怒不可遏。‘感同身受’这件事在神使身上,远比一般人容易。”这种感同身受无关道德判断,是真实的感觉。
2. 他们有着“助人之心”,本质是寻求人际关系
神使不会向讨好者(people pleaser)那样,主动去讨好、取悦他人,希望每个人都喜欢自己,但他们同样也很难对来找自己的有困难、有烦恼的人说“不”。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别人,有时甚至有一种帮助别人的“使命感”。
但神使想要帮助别人的使命感,是为了获得与他人的关系。因为突出的特点,神使发现倾听、帮助别人并不难,而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这是一种建立关系的“捷径”。在倾听、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被需要,而且往往这样深入的对话,会短时间里造成“我们的关系非常紧密”的错觉。
自我暴露、求助与帮助,通常是属于深度亲密的人际关系的。
3. 他们擅长沟通和思考
神使和“情绪垃圾桶”、“树洞“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找到他们,不是为了宣泄、倾倒情绪(至少不仅仅是为了情绪上的纾解),而更多的是为了寻求某种解答和建议。他们擅长真正意义上宽慰别人;对许多事有着自己的洞见,能给求助者一些有价值的启发,这些洞见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们的敏感。——他们看到、感受到了更多的规律。
1. 生理上,可能与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研究发现,我们之所以拥有“共情”——即感他人所感的能力(empathy),与人脑中的一种被称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它帮助人类祖先早在语言出现之前就能够理解彼此的感受(Iacoboni, 2009)。
而人的镜像神经元的数量及灵敏度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变态杀人狂可能存在着镜像神经元缺失或灵敏度过低的问题,因此他们无法共情他人的痛苦,感受不到自己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后果。而与之相反,Judith指出,神使们的镜像神经元则可能比普通人更加活跃,而这某种程度上或许意味着天然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2. 神使也是一种社会学习的结果
就像开头的好友故事中所说的,神使们往往觉得十分孤独。这一点看起来很矛盾。
因为实际上,当我们用一个称呼去描述一群人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群人的这一特征特别显著。神使们,之所以被心理学家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过于突出的、过于片面的,只介入于深度、启发式、求助式的人际互动。
也有很多高敏感、共情力强的人,没有成为神使。这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习得了用更全面、更多样的方式与人互动。
在生活中我发现,很多神使都曾经经历过人际关系的困难。——也许是那些困难让他们后来成为了神使,曾经他们只是有神使潜质的人。当这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人际的交往、连接中遭到了挫折,他们发现,自己用这个方面去面对别人是最容易的。
人们的大脑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特性,当我们经常采取一种路径解决问题,我们会对这种路径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依赖。当神使们发现,自己通过倾听、解读、共情他人,可以最容易地建立起深入的关系时,他们就开始倾向于这种路径。尤其当他们发现,分享爱好、日常交互等建立关系的方式,对他们来说还有一定困难的时候。
神使们之所以被束缚在这样单一的角色里,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也选择了承担人际中的这种一种“功能”。
如果ta因此耽误了其它人际技巧的学习和锻炼,就可能在其他人际场景中被遗弃——并不是高敏感和共情力特别强本身导致的。
神使的孤独是必然的。
自我暴露具有两面性。自我暴露是快速建立关系的神奇一步,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自我暴露,是需要信任关系来保驾护航的。我们通常会选择在有情感、时间和信任基础的关系中深度暴露。因为我们相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
神使,会“诱惑”交往中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过快地作出过深入的自我暴露。但信任关系不存在魔法般的建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这个时刻本身也有“被倾听、被理解、被梳理和分析”的需要。他们对神使有着基本的信任,但同时,他们仍然会有危险的感觉。自我暴露的代价就是让人感到脆弱(Rubin, 1975)。在这个需求消减时,想要远离知道自己太多秘密的人。
过度的、过急的、深层次的自我暴露,会引发人的羞耻和尴尬。无论是“被对方知道“,还是“知道了对方”。
于是,神使们的大多数社交形式都是单一的。而事实上,任何只有单一形式的社交互动都是会使人孤独的。只有吃喝玩乐的社会关系是令人感到孤独的,只有深度自我暴露的关系也是令人感到孤独的。
不仅如此,长期的单一社交模式也会进一步阻碍神使们社交技能的发展。长此以往,他们可能就只知道如何与人聊感情谈人生了。
作为神使,容易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情绪边界方面的。对于大多数像他们这般高敏感,且共情能力强的人,在为他人解惑和分忧时,是很难把自己抽离出来的。因为想要为对方考虑,首先要主动地、完全地共情对方。但这种过度的共情和情感援助,可能会让他们自身也陷入痛苦之中。
Judith强调,神使是非常容易被关系中的情感吸血鬼(戳此阅读)利用的一群人。这些“吸血鬼”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吸取着他人的情感能量。他们喜欢围绕在那些情感丰沛的人身边,肆意地挥霍他们的善意,又在神使觉得无法忍受、想要离开时摆出楚楚可怜的受害者姿态,让他们回到自己身边。
神使的孤独还有一种更深刻的根源——他人对自己的物化。物化,指的是片面地把人看成“负有某种功能的对象/客体“,而不是拥有完整人格、存在多元价值的人。当一个人的某种“功能”特别突出时,身边就可能围绕着很多为了“使用”Ta的这种“功能”而接近他们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除了该“功能”以外的其他部分都是被忽视的,比如Ta的想法、感受和欲望。
被当作性的对象,是一种被越来越多人理解的物化方式。其实神使也面临着一样的困境。
虽然深度交流看起来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但本质上,它与“为了借钱才和富人做朋友”这种行为没有太大的区别。而被他人物化的神使们,一方面会有一种自己帮助了别人的价值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自己在关系中感受不到自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被珍惜和接纳,而觉得自己其实毫无价值。
如果看完今天的文章,你觉得自己在人群中就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你与他人的关系似乎总是深刻却又疏远的,以下也有一些建议想要给你。
首先你要了解的是,虽然上文中说到,一个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某一种“功能”太突出而被物化,但本质上,人都是有功能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有人会因为我们某些特别突出的方面而接近我们,我们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接近他人,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而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但在这其中,你需要做的是,学会辨识哪些人仅仅是为了利用你的“功能”而接近你的。你需要的是一个珍惜你强的方面,也珍惜你不那么强的方面,并且能够给你一些“反哺”的人。换句话说,这个人喜欢和欣赏是你整个人,同时Ta也有你欣赏的部分,你们之间的给予和启发是相互的。
即使你不排斥做一个沟通中的倾听者,也要记得随时关注自己在沟通中的感受。你不应该感受到不舒服,或是来自对方的情绪压力,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你的感受永远是最重要的。先照顾自己的感受,再去照顾他人的感受,才是更理智和长远的助人之道。
最后,我们还是想要建议“神使”们努力去培养和建立更全面的社交关系。就像上面提到的,单一的关系形式往往会让人感到孤独,不论是只有吃喝玩乐的关系,还是只有深度交流的关系。真正能让我们不孤单的、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真实联结的关系一定是多元的。
你要相信,你不是一个只“适合”聊人生、聊理想、聊情感的人,温暖而美妙的烟火气也同样属于你。“深刻”与“快乐”并不矛盾,你值得、也可以同时拥有它们。
以上。
References:
Iacoboni, M. (2009). Imitation, empathy, and mirror neur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0, 653-670.
Orloff, J. (2017). 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 Life Strategies for Sensitive People. Sounds True.
Rubin, Z. (1975). Disclosing oneself to a stranger: Reciprocity and its limi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1(3), 23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