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创新创业扎实推进,招生就业形势两旺

日期:2018-12-26 14:53

  过去的五年,是一个砥砺奋进的五年。招生就业处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体同志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招生、就业、创新创业各项工作不断创造着新的成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5年,学校成功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

  学校如同一个苗圃,在这里学生们如同一个个种子,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而我们的工作就是"选苗" 、"育苗" 、“助苗”、“静待花开”。

招生,我们全员参与认真“选苗”

  招生工作,如同整个培育过程中的"选苗"。五年来,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制度规范、过程公开、全员参与、不断创新的招生机制,努力做好"选苗" 工作。

  生源充足,逆势上扬。五年来,全省生源从2014年52.7万人降至2018年49.9万人,同期高职院校平均录取率从43.4%降至39.7%。学校在全省高考生源和高职录取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下,2014年来共完成招生计划20842人,入学报到19327人,录取率、报到率、分数线均稳中有进,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健全体系,全员参与。面对高考改革新形势和日益加剧的生源竞争状况,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改变传统宣传思路,树立大宣传理念,全面分析分类招考批次、普通文理科批次、艺术类批次、省外批次等的政策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准备、人员安排、培训动员、路线选择、宣传方法等方面的统筹。在学校党政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系部处室各负其责,全校教职工参与的招生网络和格局。

  完善制度,程序规范。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分类招考计划比例从2014年20%,逐年提升到2018年50%,逐步探索了分类招生、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度、坚持标准、阳光透明,规范操作。对关键环节和结果坚持按照既定程序会议审批、网站公示、及时归档。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强化政策落实,设立独立录取室、实行安保值班、封闭工作,坚持学校纪委全程监督,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关键数据双人“背靠背”完成。五年来招生录取工作平稳、有序。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制订了《必赢nn699net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必赢nn699net新生入学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了《必赢nn699net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必赢nn699net招生录取工作监督办法》和《必赢nn699net招生信息管理办法》。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为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新生入学转专业实施办法,从制度上完善了学校新生转专业工作,促进规范办学,维护教育公平。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招生录取工作监督办法和招生信息管理办法从工作流程上规范了行为操守。

  创新方式,以文化人。学校精神是学校自身气质与品位的集中体现,为充分体现学校历史积淀和个性特征。近年来,在招生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方面,注重体现学校“百年安商,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设计启用新版通知书,将校训“厚德 弘商 笃学 砺能”与“梅兰竹菊”有机融合,并分别精选箴言名句寄语新生,让新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校园文化。新版录取通知书被聚焦职教微信公众号遴选参加“30所高职校录取通知书颜值花样PK,你最想拥有哪一份?”公众投票活动,得票数遥遥领先,一度成为网红,为数不少的在校学生甚至毕业生纷纷申请收藏。

创业,我们开拓进取创新“育苗”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扮演的是"育苗"角色。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造性的培养。五年来,我们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引领、竞赛催动、实践带动、培训拉动、政策促动的“五力联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推动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17年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获批省级创业学院。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五年来,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为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学校颁布了《必赢nn699net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了《必赢nn699net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创业模拟实训管理办法》、《必赢nn699net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办法,并于2017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个性化发展、创业实践三结合。几年的探索,学校进一步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凝练,形成了通过教育启发学生的双创思维,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参与双创的热情,通过培训提升学生双创能力,通过实践实现学生创业梦想,通过政策构建双创保障体系的“五力联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

  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五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越来越明确双创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积极与地方合作,自2012年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我校挂牌成立“芜湖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以来,一直承担创新创业培训。近五年承担创业模拟实训、SYB培训、网络创业培训累计培训学员近2000余人。

  发挥竞赛催动作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五年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实现“以赛促学”。2014年以来,组织参加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获得金奖9个、银奖1个、铜奖1个,连续五年获最佳组织奖。2017年以来,组织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3个、银奖2个、铜奖3个。同时,注重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建设,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对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依托创业实践基地,带动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五年来,建成了校内外两个大学生创业园,即与芜湖市弋江区政府共建的必赢nn699net商务创新创业园和校内大学生创业园。两个园经历了筹建、改建等多个阶段,孵化基地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规划了40个标准场地作为学生创业实践场所。2018年以来已累计入驻孵化32个项目组,目前在孵项目24个,有将近200余名大学生开始自主创业。我校2008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李威,创办了芜湖埠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7年年销售额达到近3000万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做好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通过加强创业项目的专业化培训以及鼓励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方式,不断提升创业团队的技能和水平。

  深化师资队伍培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五年来的双创教育探索,我们深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硬件设备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过硬、肯付出、够敬业的师资队伍。为此我们通过外出培训、校内集训、公开课、大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2014年以来,累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120余人次,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次示范课教学。五年的磨练,让我们的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从2014年以来,我们选派的5位教师在安徽省高校教师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大赛中获得5个金奖。

  狠抓双创宣传,创新创业影响力逐步显现。近五年来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效多次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2018年10月,《芜湖日报》以《用创新精神点燃青春梦想》为题报道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2018年12月在参加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期间,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等领导亲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现场,听取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汇报,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此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其他高校的肯定,多所兄弟院校先后来访调研创新创业工作。

就业,我们全力“助苗”静待花开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毕业季我们怀着期盼的心情"静待花开" 。五年的就业工作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系各级就业工作人员始终把毕业生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推动就业工作迈向新阶段。

  健全机制,就业管理规范有序。五年来,逐步建立了“校领导主抓,招生就业处主管,系部具体负责,辅导员、老师等全员参与”的四级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格局。创新实施就业率周报制度和就业工作专员制度,层层传导就业压力,提升工作效能。制定《用人单位入校招聘管理办法》、《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规范就业流程,保障就业安全。

  创新模式,就业指导形式多样。逐步完善了“1+X”的就业指导模式。“1”即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将就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就业指导全程化,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和内容,做到就业指导分阶段、不断线。“X”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编印《就业指导服务手册》,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出谋划策;举办“就业指导服务月”系列活动,邀请省级“启明星”专家、企业高管、优秀校友进校讲座,帮助学生认清形式,转变观念;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创业大赛,助力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放飞创业梦想;引入职业测评规划软件,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精准化、个性化。

  完善体系,就业服务精准高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五年来,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江浙沪巩固开拓就业市场20余次;牢牢抓住校园招聘主渠道,累计举办招聘会近200场,累计2000余家企业进校招聘,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7.5万余个,生均岗位数达4.17个;细致做好升学服务,助力学生实现学历提升。五年来,圆满完成3008名毕业生专升本信息采集及1109名毕业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着力实施精准帮扶,帮助困难群体成功就业。五年来,学校累计帮助665名毕业生成功申领安徽省求职创业补贴64.24万元,为374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发放学校求职补助16.14万元。双困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高于学校整体水平。

  成效显著,社会声誉日益增强。五年来向社会累计输送毕业生18000人,毕业生就业率高位稳定,稳居97%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麦可思等第三方机构调查报告均显示,我校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全国骨干院校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达到100%。 2015年学校成功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社会媒体纷纷关注,教育部网站、安徽教育网、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卫视、大江晚报等媒体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2017年,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光应代表学校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学校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社会美誉度大大增强。

Baidu
sogou